砼怎么读 gong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8-20 10:55:28 分类:资讯 浏览:
从事输配电线路设计、施工、监理、造价的人士免不了经常要跟"砼"字打交道。砼的读音为"tóng"(与"铜"字的读音一样),"砼"与"混凝土"同义,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混凝土"一般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后来,在图纸、技术文件中又流行起"钅仝"字(金字旁,右边一个"仝"字),用于替代"钢筋混凝土"五个字。不过这个字,造字的道理不充分,所以未被正式批准、推广,在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不合法的字。
蔡方荫院士
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1901—1963)江西南昌人。土木建筑结构专家。192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1928年在美国纽约建筑公司任设计工程师。回国后应聘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授。讲授阴影学、建筑工程理论等课程。"九一八"事变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后历任重工业部顾问工程师,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建筑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工程结构力学,特别是变截面刚构分析和桁架刚构分析颇有造诣。专著有《普通结构学》、《变截面刚构分析》、《装配式楔形绞接刚架》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微信:微信二维码
- 电话:
- 资讯排行
-
- 09-041男子湘江边钓到68斤鱤鱼
- 09-112加盟小酒馆要多少钱?加盟满足哪些条件? (加盟小酒馆要多少钱
- 09-2831000万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1000万欧元等于多少元人民
- 09-284贵州月薪6000到手多少钱 (贵州月薪1万)
- 08-135康明思视力矫正加盟成本低吗 (康明思视力康复中心真的假的)
- 08-146猫妃榴莲西饼坊总部在哪里 (猫妃榴莲西饼坊)
- 09-287什么是大盘股 (什么是大盘股票)
- 08-098抖音是哪一年出来的
- 09-239WDG奶茶杯迷你杯大口数一次性,最火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 09-2810人民币兑换马来西亚币 (人民币兑换马来西亚币多少)
- 随机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