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货源网
243 1 1
首页 > 微商知识 > 创业开店

十大创业成功人士及事迹,名人创业小故事100字 |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3-07 21:26:35 分类:创业开店 浏览:


一、陕西延安:杜社平种植大棚蔬菜成致富带头人  陕西农民杜,12岁时患脊髓灰质炎,导致左手残疾。因为残疾,他不得不比普通人更努力地工作。  2001年,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号召农民种植大棚蔬菜,但别人不敢做。但是如果没有种植......

一、陕西延安:杜社平种植大棚蔬菜成致富带头人

  陕西农民杜,12岁时患脊髓灰质炎,导致左手残疾。因为残疾,他不得不比普通人更努力地工作。

  2001年,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号召农民种植大棚蔬菜,但别人不敢做。但是如果没有种植技术呢?如何防治病虫害?他白天泡在棚里,晚上埋头看技术书,有时还要跑几十里去请教县农业局的技术员。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第一年种植的四棚反季节黄瓜获得了丰收。

  但是黄瓜是种出来的,但是怎么卖呢?他白天经营市场,晚上睡在车里。他饿的时候吃馒头,渴的时候喝凉水。他凭着诚实和坚韧,不仅开了延安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还把自己的无刺黄瓜卖到甘肃和山西。靠种植大棚蔬菜发家致富的杜,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二、重庆酉阳冉俊万: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重庆酉阳梁家堡村村民冉万军,通过几年的自主创业,从一个贫困户转变为拥有蔬菜基地、药材基地、乌骨鸡场的致富能手,为当地70多个贫困家庭搭建了工作平台,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2012年,常年在外打工的冉回到家乡,拿出所有积蓄,在村里建起了一个小小的蔬菜基地。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销售渠道不畅,冉在创业的第一年就血本无归,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在街道办和村支部“两委”的鼓励和支持下,冉借钱发展产业,从单一的蔬菜种植转变为蔬菜和中药材套种。到2016年,种植规模达到1000多亩,带动周边70多户贫困户就近务工。他不仅成功地摆脱了贫困,还省了钱。

  三、退伍军人,华丽转身成致富带头人

  贵州省福泉市退伍军人罗先军放弃留军资格,回到阔别五年的岔河村,希望能和家乡父老一起找到发展致富的路子。他开始学习一些莲藕种植和栽培技术,同时,他去省内外的莲藕种植基地学习。

  2013年,罗先军在贵州省福泉市下石坎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荷花种植基地党员农民”的经营模式,以荷花种植为基础,以荷花种植、推广、销售为主要着力点。同时,他鼓励和支持群众发展其他生态种养,以农业产业链的形式推动家乡发展。

  2015年,岔河村种植莲藕150多亩。截至当前,已建成占地500亩,集直接效益和观赏效益、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农业园区。如今,莲藕农产品的利润和效益比普通养殖业高5-10倍。

  四、广西上林:90后致富带头人黄帝远的水稻机械化种植

  作为90后的新青年,他用自己的方式为水稻种植描绘了一幅别样的风景画:五六个人在田里,操作机器播种秧苗;植保无人机,大规模自动施肥.

  为了做好机械化水稻种植工作,黄积极赴宾阳县乃至更远的地方了解机械化水稻种植的工艺流程、机器操作和种植管理,并聘请有经验的人员指导员工实际操作。

  签约后,2016年冬天,黄让大家播种了300多亩连片油菜籽和紫云英,再加上本身独特的清爽宜人的风景

  色,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五、甘肃杨天龙:退学、复读,为的就是要实现心中的农业梦。

  杨天龙,出生于甘肃省榆中县高崖镇李家磨的一个农民家庭。“我就是一个山里娃娃,我热爱这片土地。农业,是我从小的梦想。”。2008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杨天龙选择回乡创业种玉米。他背着两袋种子和3000元钱,从繁华的首都回到偏僻的家乡,开始创业,第一年100亩,第二年1000亩,第三年上万亩……他为家乡打造了一个特色农产品---水果玉米!家乡人也跟着他一起致富,每家每户都有了小汽车。

  除了水果玉米。杨天龙还研发出“云种养”客户端,云种养是一个农业服务平台,以农业知识问答切入,农民朋友可在平台上提交自己的问题,平台进行简单的自然语义分析后,将问题推送给相关领域的农业专家,专家进行相应解答。截至当前集合了全国2万多名优秀的农技专家,已经为广大农民解决上百万个问题。而所有解答都是免费的。当前"云种养"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技问答网站。

  九年艰辛创业路,让杨天龙从一个大学生成功蜕变成了让大伙佩服的创业明星。在他的召唤下,越来越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和他一起回到了家乡、投身农业。

  六、怒江兄弟:种植天麻,让深山里也富了起来。

  怒江原本也生天麻,但却没有产业可言,2012年在外打拼的一对表兄弟曲义华和光雄文发现天麻需求量很大便回乡创业,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了可批量种植的怒江天麻。怒江天麻在昆明植物物理研究所化验了一下,天麻素含量超过国际标准的两倍,天麻素的含量是0.46%。

  得益于特殊的气候和过硬的技术,“天麻兄弟”的产品品质优异供不应求,生意蒸蒸日上的两兄弟趁热打铁成立了农村合作社,到2017年初马跨底村已有51户农户参与其中。曾经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农户们一亩地只能收入500元,而天麻的利润是每亩5000元。2016年合作社销售总额达1000万元,其中农户占400万,户均达8万元。

  七、四川广安胡国才:走种养结合路当致富带头人

  胡国才今年50岁出头,是四川广安邻水县双店村村民,早年曾到福建打拼,在当地经营了一家水果连锁店。2008年,他回到四川老家利用自家宅基地搞起了生猪养殖。

  现在,农场年出栏生猪达500头。但考虑到粪污问题,从一开始,他就尝试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就地处理粪便污水。在该村村干部的动员下,他以每年每亩300元的价格,在村里流转了30多户贫困户的100多亩土地,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并承诺每年将一定收益按贫困户土地的入股比例进行分红。

  他种的菜长势好、不愁销,是因为这些年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种菜技术,更重要的是使用了生态肥,不仅省了肥料钱,菜的口感也好。养猪、种菜、销售……

  胡国才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他优先让村里的贫困村民到农场务工。当前,该村有8名贫困村民长期在农场务工,每月有1000余元收入。

  八、内蒙季世龙:种植黑木耳华丽转身成为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内蒙古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通过种植黑木耳也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带头人。扎兰屯市中和镇红星村贫困户季世龙,就是通过种植黑木耳华丽转身,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使种植黑木耳成为红星村的又一项支柱产业。

  2012年亲眼看到表哥一家因多年种植黑木耳走上致富道路,于是在表哥那里学习种植黑木耳,返回家乡便和爱人开始查找资料、调查市场行情。经过一年的考察和了解,季世龙夫妻着手试种植黑木耳。

  2014年春天,对种植黑木耳已经掌握了一定种植技术的季世龙投资7.2万元,自己培育三级菌,共摆6万袋,经过精心的照料,当年仅黑木耳纯收入就达到12万元。加上种植的玉米收入,让季世龙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并对种植黑木耳的前景充满了信心。2016年季世龙将黑木耳种植基地搬到了自己所在的中和镇红星村。经过扎兰屯市黑木耳办帮助销售、自己通过网络、亲戚朋友帮忙推广,当前他种植的黑木耳销往山东、黑龙江等地。2016年开始,季世龙还带动村民王英华种植黑木耳,在季世龙的技术指导下,当年种植的10万袋黑木耳纯收入预计20万元。

  九、三亚“女汉子”成农民致富带头人,种出香甜葡萄吃上“美丽乡村饭”

  海南省三亚市“女汉子”成农民致富带头人,在海南这个不产葡萄的地方种出香甜葡萄,吃上“美丽乡村饭”。每亩收益近5万元。农民能打工还能入股分红。

  葡萄是北方水果,多年来海南都没有成功种植过葡萄,去年,三亚刘庆鸯一点一点地学习种植技术,还到广西、云南等地学习种植经验。经过3年的不断试验,优中选优的本地葡萄终于上市了。填补了海南二十多年来没有种植本地葡萄的空白。

  刘庆鸯还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方式大面积推广葡萄种植,农户可以以土地或资金的方式入股,按年收入分红,崖州已经有1000多户农民加入合作,种了600多亩葡萄。

  十.北京大兴马建阳:传统种植村里走出的创新致富带头人

  今年54岁的马建阳是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前安定村书记,在众多村民眼里,马建阳是个聪明人。年轻的时候,马建阳就有着锐利的眼光,洞悉市场动向。多年商业的摸爬滚打,让马建阳养成了独到的思维方式。村委会上,他提出:不能等,不能靠,先大力发展村里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再逐渐致富。前安定村的村民至今保留着传统石磨豆腐、石磨面粉、石磨香油的技艺。现在,这些石磨传统食品,销路逐渐扩大,深受消费者青睐。

  此外,马建阳还非常懂得与时俱进。当得知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魏善庄建立富硒果品示范基地后,他急忙登门拜访。基地所属的众果农业负责人李亮被他的精神所打动,特意邀请研究所专家到村里进行实地勘察。最后,李亮决定为该村引入富硒果品。村里负责投资,研究所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现在,富硒大桃已经硕果累累,供不应求,村民的经济收入直线上升。为此,不少村民把手中土地统一流转到合作社,配合发展民俗采摘旅游业,走规模化设施农业、观光采摘之路。

  农民想要致富,一靠政策,二靠眼界,三靠技术,四靠勤奋,五靠坚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的发展,农民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指导技术生产的网站也将会为农民提供更好更专业化的服务。“云种养”就是在响应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号召下应运产生的中国最大农技问答网站,里面集合了全国2万多名各农业专业的优秀专家经常在线帮助广大农民科学的解决农业生产遇见的各种问题,截至当前已经为广大农民解决数百万个问题,为咱们农民科学的实现农业生产致富保驾护航。

标签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