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货源网
243 1 1
首页 > 微商知识 > 创业开店

创业与守成议论文800字,创业和守成孰难 | 草根创业生活网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3-06 11:31:29 分类:创业开店 浏览:


 74岁的向妈妈来自四川,1976年支援唐山重建时落户凤城,40余载乡音未变、初心未改。见到记者时,老人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就喜欢干活儿,不太会说话。说完还腼腆地笑笑,和邻家老人一样随和可亲。可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无华的老妈妈,却站在一位普通母亲的角度、凭着一颗赤子之心,......

  74岁的向妈妈来自四川,1976年支援唐山重建时落户凤城,40余载乡音未变、初心未改。见到记者时,老人家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就喜欢干活儿,不太会说话。说完还腼腆地笑笑,和邻家老人一样随和可亲。可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无华的老妈妈,却站在一位普通母亲的角度、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创出了国内闻名、粉丝无数的“向妈妈”品牌。

  向妈妈接受采访。

  向妈妈名为向桂枝,1947年出生于四川一个美食世家,父辈对美食的热爱,也促使她自幼热衷于钻研美食。16岁时,她进入四川当时有名的饭庄做学徒。浓厚的兴趣、勤奋的学习再加上极高的天分,让她很快掌握了川菜制作的精髓,也为“向妈妈”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76年,为支援唐山震后重建,向妈妈跟随中建四公司的丈夫来到了凤城唐山。从那时起,四川的正宗美味开始在唐山扎根成长、逐渐风行,其独特的香味不仅在唐山弥漫了四十多年,而且还飘向了全国数十个城市……

  在唐山,上了岁数的人都知道“裕华饭店”。那时的川味炒菜、卤菜,至今仍留在无数老唐山人的记忆当中。“当时大家都喜欢吃我做的四川菜,饭店二十多张桌子,每天都是满的”。落户唐山后,向妈妈就这样赢得了自己的首批“忠实粉丝”。“我就喜欢煮菜,看着别人吃的高兴,我自己也高兴”。采访过程中,向妈妈一直在重复这句话,对煮菜的衷心热爱溢于言表。

  随着社会变迁,企业改制,向妈妈最终离开了裕华饭店。这,曾经让很多老回头客惋惜不已。

  小吃车正式叫响“向妈妈”品牌

  然而,美食毕竟是向妈妈的最爱,也是她割舍不下的情怀。1995年,她的小吃车开张了,“向妈妈”这一品牌,也正式在唐山叫响。“卤猪耳朵、猪尾巴、猪心、猪肝,还有鸡爪子、鸭子、牛肉……”那时候,小区里总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买卤味的人排着很长的队伍,有时还会排到小区出口,不管严寒酷暑,大家就是放不下“向妈妈”的味道。“当时唐海、滦南、滦县等地的人,还都开车来买,一买就是几百块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数字已经很惊人了。

  忆起当年,向妈妈满脸都是欣慰和骄傲。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年临近除夕时,一个小伙子挨冻排了半天队,可排到小吃车前时,卤味却都已经卖光了,结果他很生气地问:“你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啊,大过年的人家都想赚钱,你不想多赚钱吗?”向妈妈满脸歉意地解释说:顾客太多,一个人真的忙不过来,煮不了那么多。“当时车上还有我做的小菜,免费送给了小伙子,还答应第二天一定让他买到,他才不生气了。”说起这段故事,向妈妈又和蔼地笑了起来。创业至今,有无数这样忠实的顾客给了她不断发展的信心,对他们,老妈妈始终心存感激。

  回头客越来越多,向妈妈开始增加产量、雇人帮忙。“一开始雇了一个,到最后雇到七八个人还是不够。”那时,不但唐山本地及周边城市的人来买,连身在唐山的四川老乡,回老家时也要专门到向妈妈那里买上一堆牛肉干,不远千里背回四川送给亲朋。难怪当时有唐山人说:“有了向妈妈,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四川正宗的美味,我们有口福啊。”

  在向妈妈身上,四川女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那时候我干活一个顶三个,往楼上搬东西,那些小伙子都得喘,可我一点事儿没有。每天都很忙,但我从来不觉得累,我煮的东西大家爱吃,这就是我最幸福的事。”

  尽管不怕苦累,但卤味总是供不应求,这让向妈妈很着急。“有些人就是冲着我来的,来了却买不到东西,我也很难过。”1998年,为解决供不应求的状况,向妈妈在唐丰路开张了第一家专卖店,而且又很快开了6家分店……

  像妈妈喂养孩子一样做食品

  中华美食数不胜数,为何那么多人对“向妈妈”情有独钟?记者原本想和老妈妈仔细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可没想到,向妈妈的回答却简单得只有几句话。

  食材一定要最新鲜的,不怕贵;调料要最好的,辣椒、花椒全部从四川运过来;制作时注重火候。

  “我们在四川有自己的员工,负责采买优质调料,然后手动捣成粉。捣花椒面、辣椒粉的石头臼,就是我亲自从四川背过来的。”交谈时记者发现,老妈妈从未把煮东西当成一个产业来干。她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母亲,做食物时心里想的是孩子吃到时开心的样子。只不过,老人家的“孩子”,早已遍布全国。

  也正因如此,向妈妈在食品制作过程中,从来没有一丁点儿的迁就凑合。“我儿媳是医生,她告诉我,有些不好的东西人吃了,不会当时就得病,而是时间长了之后才得。因为吃东西病了,还得花钱治病,那不是昧良心吗?”数十年来,向妈妈对食材的把关近乎苛刻。“我一定要买最新鲜、最好的牛肉,加工时,除了基本的调料,绝不加其他提味的东西。因为我就是要让大家吃到牛肉原有的香味”。尽管高成本拉低了利润,但向妈妈却一点也不在乎,反而是保证品质、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让她拥有了更多的追随者。

  广开分店的同时,向妈妈也在不断开发着新品种。让人感到温馨的是,这些新菜品的开发过程,也在老妈妈的操持下显得那么“家常”化。“有一次我拔了个萝卜,切丝腌盐,又按自己甜酸麻辣的配方腌好,放在店里,免费送给客人品尝,结果大受欢迎,后来一天做四大盆也会全部卖光。”按照这样的思路,腐竹、莲藕等素菜也被不断加入卤味队伍,客人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

  如今,“向妈妈”的顾客早已是天南海北、不可计数了。“北京、天津在唐山上班的人回去时,都要给亲戚朋友带上一大包,而且还要用手机拍一下我,告诉朋友们这是正宗的向妈妈卤味”。说起顾客对自己的信任,向妈妈又开心地笑了起来。不仅如此,多年来,向妈妈因实在的性格和美味的产品结下了朋友无数。采访时,黑龙江的老顾客就打来电话说:老太太,你给我邮点牛肉干吧!然后直接把钱发过来。

  现代化生产延续老母亲初心

  产量大了,工人多了,向妈妈更操心了。每天,家人八点开车接她去监管制作,直到晚上八点才能回到家。“到我这个年龄,人家都在打麻将、跳舞,可我什么都不会,我就爱做饭。”老妈妈乐此不疲,可孩子们却心疼不已,要求母亲歇手别干了。然而,看着亲手打下的品牌,想想那些始终追随自己、喜欢“向妈妈”卤味的人们,老妈妈舍不得。

  为了延续母亲毕生的事业,为了达成母亲的心愿——让健康食品走进千家万户,儿子白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经营多年的建材生意和几十个国际建材品牌的代理,创建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2015年底,新工厂正式投产,从手工作坊到工厂标准化转型,“向妈妈”跨出了全新的一步。

  至今,向妈妈对此仍颇有遗憾:“他原来的建材生意,利润高,赚钱也快,为了我放弃了真挺可惜的。”尽管如此,老母亲仍然感到欣慰——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的打造,给“向妈妈”这一品牌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他们花了几百万上了保险的大机器,因为现在货要发到很远,所以保鲜特别重要。厂区里也都是无菌操作,想进去要做很多准备。”对于很多现代设备,老妈妈并不十分懂,但她却坚信,再先进的设备,也只是为健康食品加分的,原材料的挑选和精心卤制的过程永远不能变。如今,“向妈妈”卤味的生产已经驶入了快车道,产品丰富多样、远销国内数十个城市,但原料和工艺,却一丝不苟地传承着老母亲的初衷。

  采访过程中,记者始终觉得是在和一位普通妈妈闲聊天,她会自豪地说:“我煮的菜可好吃了,麻辣豆腐、火爆肥肠、糖醋鱼,你们有空到家里,我给你们做。”最后,老人竟然把手伸进衣兜,掏出了薄荷糖球分给大家吃,可爱的像个孩子。或许,这才是向妈妈一路走来、粉丝无数的根源吧:一颗赤子之心,数十年来从未改变。永远把别人当成家人,永远要把最好的东西分享给她深爱的人们!

标签tag: